镈钟

更新时间:2023-05-18 10:14

镈(bó )〈名〉形声。字从金从尃,尃亦声。“尃”意为“展示花样”。“金”与“尃”联合起来表示“铸刻有花纹图案的钟”。而一般的铜钟器身外表光滑,没有任何纹样。

简介

镈钟,青铜制,其特点是环钮、平口、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。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,形制如编钟,只是口缘平,器形巨大,有钮、可特悬(单独悬挂)在钟悬上,又称‘特钟’。它相对编钟言,后者为编悬,前者为特悬。编悬十六钟共,特悬者镊钟一簨。

发展历史

起源

始见于殷末,盛行于东周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乐器中已有,周代以来用于雅乐。按史籍记载,它应当是用来指挥乐队、控制整体节奏的乐器。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,常将它同编钟、编磬相配相和,以槌叩之而鸣。一个重要问题是认定等级身份的乐悬礼制中只有钟鎛而无磬。鼓管类因难以保存,无从判断。

西周时期,诸侯乐悬只一面悬(《小胥》称之为“特悬”)。王畿之内的卿、大夫可能也有乐悬,等级也可能高于诸侯国,但是缺乏直接史料。东周以后,诸侯乐悬多曲尺形两面悬(《小胥》称之为“判悬”),卿大夫为面悬。 “判悬”(两面对峙之形)实际上是先秦贵族生时的乐悬摆列方式,为卿大夫燕乐乡射所用。“曲悬”是诸侯级别贵族死后墓葬裏的摆放方式。两者虽都是两面悬乐,但是“曲悬”为曲尺形,“判悬”为两列平行。一为生时所行、一为死后所用,似有别。“轩悬”之“轩”原意指是“曲輈藩车”,也就是马车的车辕的 L形,记载似无误。秦汉以後,因为文字演变,“曲”作“凵”形。而独輈马车车厢(舆)也正好是“凵”,因此汉以後学者误以“轩悬”为“凵”形乐悬。《小胥》“凡悬钟磬,半为堵,全为肆”与先秦史实正好相反,可能是秦汉京师授受之际错记致误。

编镈

西周末期戎生编钟、编镈可能是秦地人(亦称犬戎)中的圣者所创制的多序列音响器乐。它具有古朴、深沉、多变、神秘的丰富音色,可排出一个非常绝妙的现代多调性音列。编镈大下相次,发音亦自成序列,故应为一套,但根据纹饰、音调及乐悬制度可分为几组。编镈的镈体带有浑圆的趋向,铣棱不很突出,枚较短,加之镈的于口平齐,与同期甬钟相比,具有发音绵延悠长的特性,若数枚镈连续奏击,易造成不同音频相互干扰,出现“混响”,故不适于演奏速度较快的旋律。中国的编钟类乐器(包括编铙、铎等),自殷商以来就采取了独特的、钟体呈合瓦状的形制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,这是出于一钟两音的需要来进行设计的结果。

但是早期的编钟,并未用来演奏完整的曲调,而主要用以演奏旋律中的骨干音,以加强节奏,烘托气氛,诚如《国语·周语》中所说“钟不过以动声”、“金石以动之,丝竹以行之”的情形。演奏旋律的主体乐器,应是琴瑟笙管类乐器。所以,考古发现自殷商至西周穆王时期的钟类乐器多为三个一组,温县殷铙等即是实证。

至西周中晚期,用编钟演奏旋律受到重视,为适应这一需要,首先要扩大编钟的音域,健全编钟的音列,于是出现了“柞钟”(八个一套)、闻喜上郭村M210编钟(九个一套)的规模。

春秋及其以后,编钟的旋律性能被进一步强调,加之周室衰微,礼崩乐坏,各国诸侯无视周室权威,极力追求规模宏大的成套编悬。此时出现了像金胜村这19件一套的编镈,以及河南信阳出土的13件一套的编钟。对于加强编钟的旋律性能来说,扩大规模只是解决了音域和音阶方面的表层需要,这是首要的。随着大规模编钟的出现,尤其是用编钟演奏旋律的实践,使得编钟“余音混响”的缺陷越来越明显,矛盾越来越突出。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的卓越例证,则是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的曾侯乙编钟。而金胜村编镈尚处于追求宽广的音域、完善的音阶这些适合演奏旋律表层需要阶段:解决“余音混响”的深层需要则尚未获得重视,这可从采用豪华的“镈”的形制得到侧面的证明。当时晋国显赫的赵氏家族,着眼于把编镈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,着眼点不在于作为演奏的乐器。换言之,金胜村编博在当时礼器功能要超过乐器功能。

文献记载

《周礼·春官 》:“镈师掌金奏之鼓”,此处大概是指专门演奏镈钟的乐师。

《周语》记载,伶州鸠对周景王曰:细钧有钟无鎛,昭其大也。大钧有鎛无钟,甚大无鎛,鸣其细也。大昭小鸣,龢之道也。韦昭注曰:细,细声,为角徵羽也。钧,调也。钟,大钟。鎛,小钟也,昭,明也。有钟无鎛,为两细不相和,故以钟为节。明其大者,以大平细也。大谓宫商也。为两大不相和,故去钟用鎛,以小平大也。甚大,谓同尚大声,故又去鎛。独鸣其细,细谓丝竹革木也。大声昭,小声鸣,龢平之道也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曰:郑人赂晋侯以师悝……歌锺二肆,及其鏄磬,女乐二八。晋侯以乐之

半赐魏绛,曰:“……子之教敢不承命。抑微子,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。夫赏,国之典也,藏在盟府不可废也,子其受之!”魏绛於是乎始有金石之乐,礼也。

唐代 魏徵寿《隋书·音乐志》曰:又晋及宋、齐,悬钟磬大准相似,皆十六架。黄钟之宫:北方,北面,编磬起西,其东编钟,其东衡大于镈,不知何代所作,其东镈钟。太簇之宫:东方,西面,起北。蕤宾之宫:南方,北面,起东。姑洗之宫:西方,东面,起南。所次皆如北面。设建鼓于四隅,悬内四面,各有柷爆。帝曰:“著晋、宋史者,皆言太元、元嘉四年,四厢金石大备。今检乐府,止有黄钟、姑洗、蕤宾、太簇四格而已。六律不具,何谓四厢?备乐之文,其义焉在?”于是除去衡钟,设十二镈钟,各依辰位,而应其律。每一镈钟,则设编钟磬各一虡,合三十六架。植建鼓于四隅。元正大会备用之。

又曰:······齐神武霸迹肇创,迁都于邺,犹曰人臣,故咸遵魏典。及文宣初禅,尚未改旧章。宫悬各设十二镈钟于其辰位,四面并设编钟磐各一簨虡,合二十架。设建鼓于四隅。郊庙朝会同用之。

文物出土

迄今为止发现的镈钟当中,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,即素命镈(春秋中期,齐国),叔夷镈(春秋晚期,齐国),邾公孙班镈(春秋晚期)。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。

素命镈

1870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

通高66、口长44、口宽34.8 cm

中国国家博物馆藏,

盖上小下大的合瓦状,镂空扁钮作双龙吞噬翼兽状,器身两面有微凸螺状枚三十六个,篆间,鼓部饰云雷纹。器身铸铭18行175字,一曰174字,盖因‘左素右命’合一字,(素命)读作l ing。记素命的祖先鲍叔有功于齐国,桓公赐与采邑的史实。素命为了勉励自己,铸此乐器,兼以祭祀其亡母仲姜,并祝子孙后代幸福。

能原镈

通高40.8cm,宽31.8cm,重18.84kg

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江西瑞州(高安县)出土,1956年交由故宫收藏。这件镈用以悬挂的钮由两兽相对而成,两面有36枚扁平乳丁,构成镈身纹饰的主体,其余部分则饰以蟠虺纹。此镈的两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铸铭文20行48字:

夷莒甚□者元作□曰:“自祈□曰:□称劳曰利,连余大邾,大□之主越。曰:余入邦,作利□小,其者□□□於子子。”行则曰:“自余”。

能原镈是一成组的编镈,由数器铭文合为一整篇,本器铭文只是其中一段。这一组编镈共有多少件,现已难于查考。已知除故宫这件外,台北故宫也有一件。从铭文内容来看,整组编镈的数目远不止这两件。这组器上的文字极难释读,过去的学者依稀认出了“能原”二字,故名之为“能原钟”,或干脆承认无法释读,名之为 “奇字钟”。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南方(如当时的楚、蔡、徐、曾、吴、越等国)盛行一种极为夸张的美术体字,被称为“鸟虫书”,其特点是文字笔画与鸟形画混写在一起。经过数代学者的研究分析,这种书体大多数字的书写规律已被掌握,但铸刻在越国乐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属变体的鸟虫书,仍难以释读,“能原镈”就是其中的一组典型器物。

近来,故宫博物院为解决金文研究中的这一难题,在院刊发起对“能原镈”的讨论,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。其中,曹锦炎先生的论文对这组铭文的总体内容提出了解读看法,现将他对镈铭内容的分析转述如下:“由于莒国扩张疆土,侵及了邾国,越国为之调停,主持了这次疆土划分,并趁机扩土筑城,将邾、莒两国连在自己脚下。铭文记录的就是越、邾、莒三方的盟辞内容。”

越,春秋时期南方古国,曾称霸江南,并北上图谋中原。本铭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图中原的行动之一。

曾侯乙“楚王镈”

值得一提的,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青铜编钟,共65枚,其中1枚就是楚惠王赠送的镈,即“楚王镈”。这套编钟设计精巧,造型壮观,重2500多kg,加上横梁、立柱等构件,用铜量达五吨之多。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、保存最好、音律最全、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。

它由十九件小型钮钟,四十五件甬钟,一件鎛钟组成,分成八组悬挂在一座曲尺(L)形的钟架上。十九个钮钟分为三组,挂在上层。四十五件甬钟分为五组其中十二件最大的挂在下层,另三十三件中、小型的挂在中层。下层的中央则悬吊鎛钟。

由于采用了特殊甬钟的形制,甬把粗硕长大,钟体铣棱突出,于口上曲,两铣角明显下垂。舞、鼓、篆、甬各部,纹饰凹凸繁缛。这些措施,都有效地遏制了余音的过度延展。特别是中下层音调较低的22个钟,还采用了“长枚”来解决一般编钟由于余音过长带来的“余音混响”的问题。另外,随同这套出土的编钟还有六支钟槌 和两根撞钟棒,演奏者可以双手各持一支钟槌敲击中层与上层的钟,或者双手持棒撞击下层的大钟,每次要动员五个人 同时演奏。腔内不设钟舌,单用槌或棒从外面敲击,是中国乐钟固有的发音方式。

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,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,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。四十五件甬钟所发的乐音音域涵盖了五个八度再加一个小三度,十二个半音齐备,只比现代钢琴少了最高和最低的那两个八度 音程,足可以演奏各种调性和调式的旋律。

曾侯乙编钟的出土,除了展现先秦乐钟的最高成就之外,其钟架结构也增广了世人对先秦音乐的认识。

遗落的蜜泉湖传说

据史志记载:北宋绍圣三年(公元1096年)岁旱湖涸,但湖中有“八眼甘泉”涌流,可资饮用,当时受益民众颂为“蜜泉”,遂以改作湖名。尔时,土人曾掘得“楚公镈钟”于此,当时县令将此钟送武昌府,却被“投入兵器之冶”毁掉了。后人不复得见。

另据民国十年《湖北通志》录赵明诚《金碌》记载:钟上有“楚公为自作宝大镈钟孙子其永宝”14字铭文。

时秦少游感于此事,作《吊镈钟文》,

附录:

吊鎛钟文 宋代 ·秦观

好古之士焉得默默而已乎?乃作文以吊之。词曰:

,以效烹饪之功乎?岂为浮图、老子之像,巍然瞻仰于缁素乎?岂为麟趾袅蹄之形,翕然玩于邦国乎?岂为干越之剑,气如虹霓,扫除妖氛于指顾之闻乎?将为百炼之鉴,湛如止水,别妍丑于高堂之上乎?新故相代,未始云毕,纷然殊途,必有一出。决不泯泯,草亡木卒。呜呼鎛钟,又将奚恤?

免责声明
隐私政策
用户协议
目录 22
0{{catalogNumber[index]}}. {{item.title}}
{{item.title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