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鹑

更新时间:2024-07-01 22:57

雉鹑(学名:Tetraophasis sp.):是雉科雉鹑属二种鸟类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的统称。体长30-54厘米。上体大都褐色,头顶与两侧深灰,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。飞羽暗褐色,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。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,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,近端部为深黑色,羽端纯白。颏、喉、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,胸腹褐灰色,胸羽具黑褐色纵纹,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。黄喉雉鹑与红喉雉鹑非常相似,皮黄色,喉裸皮猩红色。

形态特征

栖息环境

栖息于亚高山地带的种类,生活的自然环境也很严酷,主要是海拔3000-4600米之间的高山针叶林上缘和林线以上的杜鹃灌丛地带。除繁殖期外,多集群活动。冬季有时也下降到海拔略低的针阔叶混交和林缘地带活动。它们一般没有比较固定的觅食场所和行动路线,多为随机取食,活动范围也不太大。

生活习性

雉鹑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,也善于在山谷间滑翔,但飞翔能力较差,一般很少起飞,遇到敌害时常常首先逃到灌丛中躲避,只有少数情况下是从一个山坡滑翔向另一个山坡。它们的羽色和周围环境一致,形成了很好的保护色。性情胆怯怕人,休息时多躲避在灌丛中,晚上在较大的灌木上栖息。

喜欢鸣叫,往往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开始,先是一、二只首先鸣叫,紧接着就是群鸟齐鸣,叫声宏亮、嘈杂,在深山幽谷中传得很远。每当大雾或雨雪即将来临之时,它们的叫声则更加频繁。

结小群活动于近林线的高山草甸、碎石滩和杜鹃灌丛。雉鹑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,喜欢在小溪边饮水。也喜欢啄食松树、野蔷薇、委陵菜、野燕麦、针茅、贝母、青稞等植物的球茎、块根、草叶、花和种子和以及少量昆虫等小动物。主要以植物为食,食物随季节不同而变化:4-5月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块,8-9月的食物中有大量贝母,9月以后吃浆果、果实、种子等。

分布范围

分布于印度东北端、喜马拉雅山东部和中国西南部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的康定至巴塘,青海玉树以南至云南西北部,西至西藏的芒康、察雅、江达、昌都、类乌齐、左贡、波密、林芝、米林、朗县等地。

繁殖方式

繁殖期在每年的5-7月间,这时大多成对活动,有时也能见到仍然结成小群的亚成体。营巢多在峭壁岩石下的洞穴或灌木、杂草丛中的地面上。地面巢比较简陋,只是岩石边的一个浅坑,内有少量羽毛。巢较隐蔽,巢的大小为直径20-25.5厘米,深4.7-5.2厘米。每窝产卵3-7枚。卵的颜色为白色而沾红,被有棕褐色斑点。卵的形状为椭圆形,大小为51-53×33-34毫米,卵重32-34克。孵卵由雌鸟承担,它的警觉性比较高,如果有人接近时,就会立即从巢中飞走,还会发出一串惊叫声。待危险解除后,它才返回巢中,继续孵化。而其他的自然因素,如雨、雪,甚至较大的冰雹等都不能使雌鸟离巢。

刚出壳的雏鸟嘴为黑褐色,虹膜栗色,脚黄褐色,全身披着绒羽,初生雏鸟羽毛灰白色,背部中央有一条棕黑色纵纹,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纯白色带状纹,眼周为白色。雏鸟出壳后不久就能随亲鸟离巢觅食,遇到危险时,雌鸟首先一边惊叫,一边逃离,雏鸟随即四散奔逃,很快钻进草丛或岩缝之中,直到危险过后,雌鸟返回,发出召唤声时,它们才从隐匿处走出。

下级分类

保护现状

保护级别

全部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2016年 ver3.1——无危(LC)。

全部列入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(2021年8月7日)一级。

种群现状

全球数量规模尚未量化,但被描述为当地并不少见。在印度本地非常罕见(Grimmett et al. 1998),但它被认为在其分布范围的中国部分仍然很普遍(He Fenqi et al. 1995)。 西藏东部的数量估计为25,000-40,000只(Madge 和 McGowan 2002)。

红喉雉鹑在四川北川、宝兴两地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.05只和每公顷0.07-0.08只(2016年)。由于栖息地的海拔都比较高,地形、地貌的限制,使种群间并不能形成连续的分布,再加上来亚高山地带人类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,使其生存的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和破坏,偷猎和拣拾鸟卵的事情也时有发生,影响正常的繁衍,对这种珍禽的保护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。

黄喉雉鹑的野外数量也相对较多,在中国西藏的最高密度竟达到每公顷4只以上,西藏的总蕴藏量估计在40000只左右(2016年)。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。

免责声明
隐私政策
用户协议
目录 22
0{{catalogNumber[index]}}. {{item.title}}
{{item.title}}